1月21日,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成功落地内蒙古包头市,这是包头市进行的林草碳汇试验区建设的创新探索,碳汇遥感指数是使用遥感技术,对草原全年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并参考草原碳汇方法学与草原生长原理,是碳汇交易中一次重要的尝试。
行星数据早就通过遥感技术对2021年中国陆地植被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按季节分,可以看出夏秋季(6-11月)植被覆盖率较高,夏季最高,春冬季覆盖率较低;按区域分,华南、西南(西藏除外)、华东(山东、江苏、上海除外)以及华中(河南除外)等区域植被覆盖率常年较高,西北地区(陕西除外)除夏季(6-8月)外全年几乎无植被覆盖,其余地区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秋季有少量植被覆盖,夏季植被覆盖率高。

碳汇可以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的途径之一。碳汇包括陆地和海洋碳汇,国内已建立多个碳汇交易中心并完成多笔交易。
全国首个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12月28日在湖州安吉上线,安吉大里村等五家单位首笔交易就卖出"竹林空气"108.62万元,而当地首期竹林碳汇收储(含预收储)规模14.24万亩,30年合同总金额7230.79万元。
福建南平顺昌县早在19年就开始了“一元碳汇”试点项目;并于去年10月25日首发“一元碳汇”联名卡,让林农变成“卖碳翁”,助力28个贫困村、1404户贫困户脱贫。
福建厦门也在去年7月份设立了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并于9月12日完成首宗海洋碳汇交易,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
……
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对碳汇交易的创新尝试 。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控排企业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原来卖空气也能致富~
从国内的碳汇交易来看陆地碳汇是目前主要的碳汇资源,其中陆地碳汇最主要的资源还是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行星数据也对这三大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森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北地区,草原分布在西北、内蒙古、西藏地区,农田和湿地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以及安徽北部、东北三省西部地区。

有关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
碳汇之所以能交易最重要的是固碳能力和潜力的计算,除了计算林草等植被覆盖面积外,植被质量、种类、年龄、NPP等都是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还对不同植被的年固碳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整体来看南方固碳量比北方多得多。


我们还对中国所有地表植被的年固碳量分布以及年固碳价值进行了计算,很明显年固碳量越大价值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