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对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也需要“早预警,早防护”。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空气污染程度很严重,全球十分之九的人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700万人;由中风、肺癌和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中高达三分之一缘于空气污染。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9年发表的《全球健康风险》报告中指出,市区室外空气污染被列为2004年全球死亡人口的第十四大风险因素。在《全球空气状况报告》(2019)中指出,长期暴露于大气PM2.5污染可能诱发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肺癌、慢性肺阻病和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并指出PM2.5污染暴露是导致2型糖尿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第三大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和高体重指数。
2、来自美国健康影响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发布的年度报告《2020年全球空气状况报告》指出,仅2019年,全球空气污染导致近50万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就过早死亡,其中大多数婴儿来自发展中国家。
3、户外空气污染物还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在2012年6月,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柴油引擎产生的废气从「可能致癌」(第2A类)重新列为「人类致癌物」(第1类),并在2013年10月进一步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人类Ⅰ类致癌物(Ⅰ类致癌物是指,该物质为人类确定致癌物);把空气污染同香烟并列为人类患癌的主要来源。
目前,也有很多研究表明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利于人体健康:
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陈仁杰课题组,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杂志发表题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ng-term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2013 to 2017"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2013至2017年期间,我国214个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33年,年均PM2.5浓度降低了22.53μg/m³,人均GDP、城市化率持续增长,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平稳。该研究首次表明了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的改善可延长居民的期望寿命。
2、一项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的5115名成年人基本数据信息和2011、2015年全国各城市PM2.5浓度数据,结合受试人群肾功能生物标志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双重差分法揭示环境PM2.5长期暴露和肾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PM2.5浓度每降低10μg/m³,受试人群的肾功能生物标志物指标将有明显改善。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减少环境PM2.5长期暴露对人体肾功能改善具有显著积极影响。
空气质量状况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关注我们呼吸的空气质量刻不容缓。
行星数据,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环境数据服务商,基于卫星遥感和机器学习技术自主研发的大气环境数智化平台,可以实时在线预测公里级网格空气质量数据,为您免费提供中国全境无死角精准定位个人空气质量查询,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查询,让每个人轻松了解正在呼吸的空气。

除此之外,行星数据还为您免费提供空气污染监控提醒,持续监测任意地点实时空气质量,当达到污染水平就会自动触发并发送通知提醒,让您能够做到“早预警,早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