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又双叒叕污染了...

· 原创干货

通过行星数据大气数据洞察平台动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本月9日-11日期间苏州全境有一次PM2.5颗粒物的中度污染过程。

planet data_行星数据可视化苏州污染过程

▲ 苏州市1月10日-11日PM2.5浓度变化

苏州生态环境局在8号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并采取了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措施,虽避免重度污染的发生,但是长时间的中度污染仍然不可避免,可见大气污染治理要治本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

1月5日,北京大气污染防治首次实现PM2.5和O3同步达标,其中提及非常重要的北京经验:PM2.5和O3协同治理。臭氧是由其他污染二次生成,其防控需要广面源的精细化治理,也就是说不仅需要全面覆盖,同时还要尺度更精细的观测以确定污染源,实现精准治理。

broken image

我国在北方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大气治理,总体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更加艰难的治理期。除北方重点城市外,南方多个省市也陆续下达了污染防治目标,包括PM2.5和O3浓度目标,其中广东省特别强调PM2.5浓度不高于28微克/立方米,不仅是城市,包括区县也有明确的治理目标。

治理目标制定虽易,要达到却并不简单,特别是当目标分配到更多城市,区县甚至乡镇的预算相比北方只有几个百分比,要达成目标任重道远。

broken image

汲取北京市将PM2.5和O3进行区域协同治理的宝贵经验,才能更好的达到目标,但治理道路上困难重重:

  • 治理预算资金低,仅有北方重点城市的百分之几;
  • 建设地面监测站点,所需时间长、成本高,数量少,无法全面覆盖;
  • 未形成网格化监测前,数据空缺,或以点代面,无法反映真实情况,效率低。

行星数据打造的大气环境数字化引擎,可以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低成本、高效、全面的数据支撑。

历经数十年,从“星空地”不同角度进行监测的传感器硬件已经数以万计的覆盖在全球各个角落,行星数据通过融合各类传感器的海量数据,训练打造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数字化算法引擎,配合移动互联网和全球定位系统,行星数据大气监测软件可以以目前市场上万分之一的成本和时间,完成从国家尺度到建筑物尺度的大气多参数监测网络铺设和数据传输,彻底将大气监测平民化、实时化,指数级提升大气数据的易得性和准确度,为下一步大气数据进入各类应用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有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区县的大气一秒网格化操作平台,能够聚焦城市乃至区县污染热点变化趋势,通过一秒网格化地图就能一眼看出污染整体情况,利于快速找出高污染区域,精准治理;我们还提供城区微观空气质量监测分析,为大气治理提供更直观的数据分析,从而有利于降低污染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broken image

为了方便使用,我们还提供了专门进行空气质量管理的智慧城市空气分析仪表盘可以查询任何地点的实时空气质量信息,支持位置搜索、地图选点;支持自由分析多个参数(PM2.5、PM10、NO2、O3)的实时数据、24小时及30天变化趋势;并实时更新城市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图,热点风险区域一目了然。不仅如此,我们还推出了手机端智慧城市空气分析仪表盘,功能完整,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分析空气质量。

broken image